企業發展戰略三個方面的思考
2017-02-28 08:10 來源:http://www.vipreactor.cn/ 閱讀: 次前瞻與知止
第一個想講的是,戰略是素質和思考能力。剛才講到,戰略思考,我自己覺得戰略思考其實是一種素質、一種能力。對于企業來說,其實只要是進入基層管理層的人,都要慢慢培養戰略思考的能力。如果到了總監層面沒有戰略思考的能力,這個企業的執行力會大打折扣的,因為中層管理人員承上啟下,沒有戰略思考的能力就沒有辦法接住上面往下傳的想法,也沒有把下面的信息跟一線的很多情況進行提煉,用一個有效的方法往上傳遞。
所以我一直堅持,至少在一個組織里面,總監層面必須有戰略思考的能力,而且在戰略制定的過程中應該把中層融入起來,他們必須主動參與戰略制定。所以,戰略思考是一種素質,誰都應該有,不是僅限于總裁或副總裁。我接觸很多企業的中層跟我說,戰略不是我的事情,而是總經理的事情,這樣的企業不可能做得太好,因為把執行和戰略分得太開,這是角色的缺位。
第二、戰略思考當中最核心的是遠見。Vision的能力,因為是前瞻性最重要的基礎。為什么這么重要?因為大部分的企業,什么樣的企業有戰略,什么樣的企業沒戰略,最簡單的判斷就是從未來看現在的有戰略,現在順著往前走的沒戰略,倒著推的就是有戰略,做事情想一下兩年以后、三年以后我想干什么,三年以后產業格局會什么樣的,我今年要怎么走才能走好。只要你有心動面,你這么想就已經往戰略的方向走了。
如果說今天是這樣,大家都這樣所以我也要這樣,這是最典型的沒有戰略。一窩蜂而上什么流行做什么,永遠在跟風,這是典型的機會型導向,永遠追逐機會、永遠跟風、永遠趕下一個潮流,這是順著在走。這樣的企業充其量叫做商人,絕對達不到企業家的層面。其實判斷一個企業有沒有戰略思考,最簡單的就是看這個企業的人內部討論的時候,會不會經常講未來會怎么樣,倒著推怎樣才能推到這。成功人士的基本思考方法也是倒著推,因為方向都沒有的情況下,所有的能量都是毫無意義的,能量和方向在一起才是作用率,戰略更多的是告訴我們方向,給你一個方向感。
講得再大一點,Vision最核心的是什么?有一個詞叫“知止”,“知止”是李嘉誠掛在他辦公室的條幅。“止”就是停止,知道什么時候停下來,不要太貪,要知道停止。但是你怎么知道什么時候可以停下來?你為什么能夠戒貪?其實,“止”應該是終點的意思,因為你知道終點,所以才知道這個路該怎么走,所以才知道可以不貪。把它具體化來講,戰略制定的要素是產業終極判斷。
知止其實是《大學》里的一句話:“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慮,能慮才能有所得”。大部分的時候,“慮”可以理解為思考和計劃,是所謂的戰略規劃,而“慮要有所得”,前面還有這么重要的三步。我們經常講企業家最難的是什么?“耐得住寂寞、擋得住誘惑”,而這兩個的前提都是有定、有安,有這兩個才能有慮,因為心安才能理得。這是我講的戰略第一步,其實看得越清楚,才越不為外界所惑,越能夠形成自己的判斷。我們講總裁的關鍵在裁,裁者決也,能做判斷、能做決定,不管決定面臨多大的不確定性,總要摁按鈕。這是我跟大家講的戰略思考的第一個核心,知止、產業終極判斷、前瞻性,這是戰略非常重要的第一步。
取勢與取實
在這樣的情況下,當你知道戰略的大致方向,這是你的起點。下一步要決定的就是戰略的路徑選擇。你選擇什么樣的路徑?直線走是不可能的,沒有企業可以走直線。我也不講怎么選擇具體的路徑,我給大家講幾個常見的思考方法:
第一個就是大家最熟悉的,你到底是取勢還是取實?是落地為安還是能夠構建一個大格局。戰略很有意思的一點,永遠是一個動態平衡,你一直尋找動態平衡。
大概在四年以前,我在吉林給中國青年企業家的年會做一次講演,吉林當時的省委副書記聽了大半天,最后請他做了一個總結,他講得很有意思:“曾教授講了大半天,我聽來聽去就是一個辯證法,左也不對、右也不對,怎么樣辯證統一就對了。”
戰略到了最后就是動態的平衡,找的就是一個度。所以,企業發展很重要的一點,“度”是一個動態平衡,“度”當中決定了企業發展的節奏。
阿里巴巴也是經過幾年的發展總結,總結出了幾個非常有意思的發展節奏:“逢單出擊、逢雙修養”。而對于一些企業來說,可能是“三年出擊、三年修養”,這個節奏本身周期不一樣,這些基本規律是我們這幾年體會出來的。當你快速膨脹之后,一個要有沉淀下來消化吸收的過程,要不然就像我們看到的一些企業跑馬圈地,滿世界的圈,最后一個浪打回來一定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快速往回倒,連停的間隙都沒有。所以,節奏和度是非常關鍵的,而來源就是動態的平衡,在取勢和取實中掌握動態平衡。
這中間,根據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判斷。舉一個例子,05年的時候我去美的給他們講課,那時候正是中國一大批家電企業、手機企業一起做汽車的時候,當時很多企業都去做汽車了,美的也買了兩家汽車企業。講課當中我讓他們討論,美的內部幾乎當場打起來了。一派人認為美的沒有核心能力做汽車,另外一派說這是市場機會,一定要抓住。講到核心能力,有一位副總拍案而起,說如果這樣討論美的現在還在做電風扇,沒有過去20多年來建造家電王國。這句話本身是對的,后來事實也說明美的做汽車確實不成功。因為取勢和取實的平衡,從電風扇走到家電自然有動態能力延伸過去,但是從家電跨到汽車,特別是由于當時產業快速變化的環境,這一步確實跨不過去。
第二個是看到“九宮格”一定要避而遠之。如果有些咨詢公司給你們做咨詢報告,里面畫了九宮格。什么叫九宮格?這是你的起點,未來10年老板要有一個很大夢想,是要走到終點,橫向可以這么擴張、縱向可以這么擴張,包括ABCDEFG,這九個點我們都要覆蓋,全面出擊占據產業最高點,這樣的企業幾乎都會出問題,因為沒有一個企業有這樣的實力去把握這樣的格局。
我第一次看到九宮格,是2000年聯想的戰略規劃,麥肯錫給他們做的,我先看的是組織架構圖,那張組織架構圖我壓根沒看明白,橫的有7、8個板塊,縱的有若干條線,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組織架構圖。我要求看戰略規劃圖,聯想當時也不承認在進行多元化,他們說我們是在一個IT產業內進行有限的相關多元化,關鍵是他們把IT產業定義得太廣泛,從制造擴張到手機,擴張到跟富士通一樣所謂的OEM制造,服務業到外包的所有產品都做了,從電腦到服務器、手機等所有產品的外包制造,然后軟件服務從硬件的配套服務一直到IBM的咨詢服務,左右全部展開,九個格子全填滿了。
三年以后的格局大家看得很清楚,全面崩潰、全部往后退,包括本來具有戰略意義的IT服務類也賣掉了。當時聯想的同事爭得非常激烈,他們堅持聯想還是成功的,至少手機做起來了,我說我們看三年以后,去年大家也知道手機一塌糊涂,賣掉了。這是我看到的第一個九宮格非常典型的例子。第二是我不熟悉的例子──盛大,在04、05年前后看到《IT經理人世界》出了一篇封面文章,講《陳天橋的九宮格》,在文章里畫了一個九宮圖,也是從PC走向有線電視網絡,怎么從游戲走向像新浪這樣的全媒體內容,也是九個點全部覆蓋。這是戰略的大忌,沒有一個企業能夠全線出擊還能獲得成功。
如何破局
第三是怎么破局。因為大家都想達到終點,而起點在那里,大家對未來有一個相對朦朧但是大方向比較清楚的情況下,第一圈的點是最關鍵的。
馬云跟我聊天的時候講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,有了一張戰略圖之后,一定要找到一個地方是一刀捅進去就會流血的,聞到血腥味大家自然會沖上來,這張皮一定能被撕開,如果4、5個點都是拿小釘子敲,敲了3年下來沒有一個點是敲破的,所有人都崩潰了。重要的是一定要找到一個點切入,把它做深做透,徹底的把這個樁打進去。
李嘉誠第一次給長江CEO頒獎的時候說,他所有的多元化都有一個前提,就是一個絕對能夠保證持續經營、穩定現金流的非常強大的主力,這是保險鎖。在外面出了錯,里面還可以幫你收拾,你還能喘過氣來,沒有那個是不可能的。所以,在你有相對大的戰略布局的時候,突破口是第一重要的。
“眼高手低”,我是把它當作褒義詞用的,立意一定要高,入手一定要低,這才是一個很好的戰略結合。立意不高就沒有格局,沒有勢成不了大器,入手不低你不可能有突破、有積累,都是虛的、空的。這是非常有意思的心得,跟大家交流一下。
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: 企業如何做好政府公關?如何打好政府公關牌
企業品牌競爭的形式有哪些?
【成功案例】某酒業公司發展戰略轉變項目紀
如何在2天內產出企業文化體系并達成共識?
淺析如何建設企業文化
面對同行瘋狂挖人,企業如何有效留住人才(
某大型制造型企業任職資格體系項目紀實
企業如何搭建研發人員的任職資格標準
企業經營管理漫談—跨學科企業管理
經營管理 | 你的企業是企業嗎?
相關熱詞搜索:
企業發展戰略三個方面的思考 相關課程
- 上一篇:戰略管理學英雄榜-元帥:邁克·波特
- 下一篇:反思:商業銀行戰略管理的痛點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