捕捉“反潮流”的趨勢
2016-01-07 15:11 來源:http://www.vipreactor.cn/ 閱讀: 次在大勢之下總有些反趨勢的、更強調情感和人性因素的做法。
CBR:對于企業而言,往往要順勢而為。而且企業的作為也反過來作用于趨勢,引起更深遠的社會影響。在自動化大潮下,也會有反自動化的趨勢驅動小眾市場。你判斷,哪些領域里會有基于“反自動化”的機會?
卡爾:我想一定會有企業獨辟蹊徑,對抗自動化大潮提供人工而非機械化的產品、直接銷售給顧客而不是在線銷售,也有可能將自己的品牌塑造成“人的公司”而非“自動化或機器人公司”。市場上也會對這樣的體驗有需求,其實已經有很多人對互聯網感到不堪其擾,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上給人解脫,可能會做得很好。比如在美國有新興的生態農場,精耕細作、不使用現代機械和自動化,創造了巨大市場。很多人會按月付款,去農場采摘新鮮果蔬、接觸牲畜,覺得這樣更有意義。再就是一些與消費服務相關的行業,比如餐廳,顧客喜歡看到食物真實地被烹飪,也有些不錯的餐廳已經這么做。包括在金融服務領域,會有顧客愿意有專業人士真正和自己坐下來一起溝通、共同查看資產擬定方案,而不是總對著電腦。其實在各個領域里,都會有顧客不斷反思、愿意看到人切實的努力和才能的展現。當然這并不會阻擋自動化加劇的大勢,只是在大勢之下總有些反趨勢的、更強調情感和人性因素的做法。若能抓住合適的點適度創新,也能發現機會。
CBR:我曾聽到一個理論,當下有種“超現實主義(Hyper-realism)”的社會浪潮,人們越來越不重視“真實的”和“自己擁有的”這類因素,這種傾向從深層影響了人的行為方式并帶來新的商業模式,比如基于租賃的分享經濟。我想它也從深層推動了自動化的程度。你同意嗎?
卡爾:是的,科技確實會使得我們難以和任何對象包括人或物形成緊密的聯系,因為這種緊密聯接需要凝神,而技術往往使人抽離,包括你說的例子,人們會傾向于租賃而不是自己擁有?傮w上,人和整個世界的關系都在變得越來越膚淺,人會不斷在各種體驗中頻繁跳動。藝術家創作出好作品需要全神貫注,從欣賞者的角度來說也是如此,這是雙向的,如果打破了這種狀態,大概就失去了人類體驗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。
CBR:正如同欣賞一幅印象派畫作,得其神髓的方式是站在真跡前面細細體會。有很多精彩的光電藝術展,可以實現全然不同的展示效果,但已經偏離了畫作的某些本質。只是不知習慣了數字化審美的新一代能否真正去欣賞原作那種風味,可能他們會覺得那只是老掉牙、沉悶的玩意兒?
卡爾:這就是技術入侵已經達到了審美領域。我看過一篇文章,哈佛一位歷史學教授要求新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博物館,在一幅畫作或雕像面前靜立三小時,什么都不要做?梢韵胂笫*九歲的孩子大概會被逼瘋。不過教授是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學生,有些事情必須花費時間,急不得,越是傾注心力在上面,它也會變得越發有趣。因為通過電腦屏幕看到的作品往往是被簡化的,很多豐富的細節會被略去或無法表現出來,這會影響人的整體感知。然而現在多數人都越來越不耐煩,不只是年輕人如此。
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: 2016年新生代最期待的六大趨勢(轉)
多品牌經營戰略:成為戶外用品行業關鍵詞
相關熱詞搜索:
捕捉“反潮流”的趨勢 相關課程
- 上一篇:自動化不該入侵哪些領域
- 下一篇:海外擴張:建立穩定的供應鏈系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