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培養企業使命感的三個話題及案例
2017-06-08 09:05 來源:http://www.vipreactor.cn/ 閱讀: 次
使命感是召喚一切的原點,是驅動一切的精靈。對于使命感的研究,我們只需討論如下三個話題:
培養企業使命感話題一,企業的使命感。
很多企業天然的認為,自己投資辦企業就是為了利潤,企業當然是自己賺錢的工具。我想說,這是一個正在被淘汰的觀念。利潤就像生命所需要的陽光、空氣和水,沒有這些生命就無法生存,但這些既不是生命的本身,也不是目的。在我們所處的“心”時代,在我們的未來,企業將不再是為股東賺錢的私器,而是為利益相關者謀幸福的公器。這是一個全新的歷史潮流,企業的觀念必須與時俱進,及早轉變,否則必將失去人心,失去未來。
在現實中,很多公司是源于一個商機而誕生的,開始沒有明確的使命,但也經營得很成功,于是他們就不需要使命了嗎?筆者認為,眼下的日子雖不乏滋潤,但是如果有了明確的使命,他們會變得更成功。使命會給組織增加價值,能夠激勵每個員工向使命推進,從根本上避免產生“小富即安”的集體短見。所以我建議這些企業盡早討論明確企業的使命,越早越好。
當然,我們不排除有些公司宣稱使命就是為了利潤,從長遠計,他們將難以成功。隨著全民文化意識的覺醒,大家會將那種完全為利潤而工作的企業棄如敝屣。
【案例】
事實上,企業的使命一定是“價值最大化”,而不是“利潤最大化”。要想了解隱藏在“利潤最大化”背后的真正使命,可以用一種名為“企業殺手”游戲的辦法。
它是這樣進行的:假設你要把企業賣給一個出價公道的人(足夠的現金流);進一步假設,這位買主保證,在購買之后保持穩定的雇傭關系,所有員工的工資水平保持不變,但不保證從事同樣的產業活動;最后假設,買主計劃在購買之后使企業消失——即停止它的產品運作,把它的品牌擱置一旁——公司將徹頭徹尾地不復存在。你是否接受他的報價?為什么接受,為什么不接受?如果公司不復存在的話,那么失去的是什么?為什么公司繼續存在非常重要?
我們發現,這項練習對于那些固執地只關注財務的老板非常有效,可以幫助他們更深層地反思企業存在的理由。按說,使命乃是企業之本,企業不可能傻得連自己的老本也賣掉吧,不幸的是,在某些企業看來,這也是戰略,比如牽動國人神經的“匯源賣品牌案”,叫人不知所云。
培養企業使命感話題二,企業成員的使命感。
企業使命在于培養企業成員的使命感,組織中的知識型員工不需要別人指導他們如何做事,他們比管理者更清楚做事的原則和方法,只要他們愿意,認為這樣做有價值,他們就會把工作做到最好。
使命感的塑造,要求把文化管理看作企業職能,讓員工認識到組織價值和自身價值。管理者必須認識到使命的作用:一是通過使命的規定,提供源動力,鼓勵人們把他們的專業知識用于對人類有價值的事業上;二是通過宣貫,使企業使命貫徹到成員的心中,變成員工自己的人生追求,從而在整體與個體之間創造高度的和諧。為此,管理者必須正己身,立他人。
培養企業使命感話題三,企業家的使命感。企業家區別于生意人、商人的根本在于,他帶著使命感要完成某種社會價值。有一句話:企業能做多大,取決于企業家的使命與追求。同樣,企業文化能夠發展為怎樣的面貌,取決于企業家的意志與格局。
我們為什么做企業?都知道為賺錢。
我們為什么要賺錢?很多人不清楚。
“賺錢,是以貨幣的方式達到非貨幣的目的”;“賺錢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衣食,而是為了榮譽、安全、自由、幸福,這些都是文化命題”。說這些話的人,都是大企業家。他們不深刻,卻都是明白人。
【案例】
我為大家推薦一位企業家,貝林先生。他曾說,他原先為自己定下的使命是“展現個性的成功”。其中,又分了三個階段。第一階段,他追求“多”,即利潤多,產業多;第二階段,他追求“好”,即質量、品牌都達到國際一流;第三階段,他追求“獨”,即一切都獨一無二,不可重復。他說:“當這三個階段全都走完之后,我還不到六十歲。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無聊,甚至覺得連活著都沒有意義了。”
直到后來,一個偶然的機會,這位《福布斯》財富排名前400位的老頭,在亞洲把一把輪椅推到一個六歲的殘障女孩前,女孩快速學會運用后,把他的生命也照亮了,F在,貝林先生成天在世界各地忙碌,早已沒有一絲無聊之感。他在做什么,我想大家一猜就明白。這是一位60歲之后才找到了企業使命的大企業家。
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: 企業管理者如何培養員工的創新能力?
作為企業中層管理者如何與上級溝通?
企業領導類型:好強上進型領導
企業領導類型:多思善疑型領導
企業領導類型:保守平庸型領導
企業中層領導授權時應遵循的五項原則
企業家該如何提高危機管理意識?
企業內部進行公關時要遵循的三個原則
企業成本控制的原則有哪些?
企業家怎樣布局商業情報戰?
相關熱詞搜索:
關于培養企業使命感的三個話題及案例 相關課程
- 上一篇:公司法務危機管理反思
- 下一篇:陳春花:怎樣形成自驅動變革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