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隆·馬斯克:第一性原理
2018-02-26 09:25 來源:http://www.vipreactor.cn/ 閱讀: 次
一切人為的假設都屬于經驗主義,會阻礙人們對事物的認知。只有從事物的本質做出的判斷才是最準確的。第一性原理就是找到問題最開始的起點,即“最起點”或者“元問題”。
大家可能聽說過“第一性原理”這個詞,最近很火。他是這么說的:
我們運用“第一性原理”思維而不是“比較思維”去思考問題。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傾向于比較——別人已經做過了或者正在做這件事情,我們就也去做。這樣的結果是只能產生細小的迭代發展。“第一性原理”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學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,也就是說一層層剝開事物的表象,看到里面的本質,然后再從本質一層層往上走。
聽著有點暈,我舉兩個伊隆·馬斯克自己的例子來說明一下。
大家都知道馬斯克的一個創業項目是做電動汽車,但很多人覺得電動車不可能做成,因為電池成本上降不下來。當時大概是600美元/千瓦時,它過去就是這么貴,一項東西的改進和降價總是很慢的,所以它未來也不可能變得更便宜。
好,伊隆·馬斯克的“第一性原理”登場了。
他說我不管現在的電池有多貴,我就回到本質問一個問題,電池的硬成本是什么構成的?無論如何也減不下去的成本是什么?
無非就是鐵、鎳、鋁這些金屬,除了買這些金屬的成本是絕對降不下去的,剩下來的成本都是人類協作過程中產生的,那就有優化的空間。
總之,回到物理學的角度看這個產品,他就是一些金屬的組合,我們就有可能把電池的價格無限逼近這些金屬本身的價格。
同樣的思路,伊隆·馬斯克的另一個創業項目是造火箭。
這事本來只有國家才有財力干,但是伊隆·馬斯克說不對,我算了一筆賬:一架火箭,它的原料成本只占火箭的總成本的2%,就算還有其他成本,那都可以優化。所以可以把現在火箭的制造成本,降低到只有現在的10%。
這兩個例子你聽起來可能還是有點虛。
其實“第一性原理”,就是讓我們把目光從那些別人做的事上挪開,不管做什么選擇,都以最根本的那個原則為參照點,不斷用那個參照點為自己糾偏。
重要的不是“第一性原理”本身,而是在奔向目標的過程中,不受其他因素影響。
我們人類文明是通過漫長的時間一點點積累出來的。在積累的過程中,雖然有很大的進步,但是那些存量也有很多不合理、低效率、甚至是荒唐透頂的東西。如果不能隨時回到根本,就很容易把經驗變成負擔。
舉個例子,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。
二戰時期,英國空軍部隊有一個規定,戰斗機的皮革座椅要用駱駝的糞來擦洗保養。英國空軍的后勤兵多年一直以來都這么干,但誰也不知道為什么。
后來有人就覺得奇怪,專門去做了調查。原來當年英軍在沙漠地區作戰的時候,需要駱駝運輸,可駕馭駱駝的皮具是牛皮作的,那個味道駱駝聞著很不爽,賴著不走,沒辦法只好用駱駝糞擦牛皮具,蓋住牛皮味。
結果,這條規定就一直被當作金科玉律沿襲了下來,等到駱駝變成了飛機還沒變。
其實大家想想,在自己的行業里,有多少事都是因為習慣和偏見,因為既得利益者的堅持而保留下來的,從“第一性原理”來看,其實都可以一刀砍掉。
我們為什么要用“第一性原理”來思考問題?
因為這是一個技術瘋狂迭代、迅速爆發的時代。好處是,我們有機會打破原來的習慣和偏見,重新規劃一件事,因為技術提供了豐富的可能性,讓這件事還原到自己的本質。壞處是,選擇太多,可能性太多,我們就像是從陸地來到了海洋,不確定性太大。
所以,找到一個目標,找到一個航標燈,就尤為重要。所有的合作者在心里記住那個唯一的目標,隨時糾偏,隨時質疑習慣和偏見,隨時去除冗余,才能夠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把握住自己。
我以前聽吳伯凡老師講過一個道理,在農村看到別人開拖拉機覺得很神氣很簡單,但結果自己開的時候,根本開不直,歪歪扭扭的。
后來他請教那些老司機,人家就告訴他,你時刻盯著自己的手,你當然就開不直了。想要開直很簡單,盯住遠方的一棵樹,你就奔著這棵樹開,不要想手的事兒,自然就直了。
對啊,我們現在開車的人都知道,老司機開車不會盯著自己的手,盯住前方自然就直了。在這個故事里,手就是“比較思維”,遠方的那棵樹就是“第一性原理”。
這“第一性原理”其實沒有那么高大上。
比如,我是來看電影找樂子的,這是我做這件事的“第一性原理”。
所以如果看到爛片,我起身就走,不跟電影票錢較勁。
再比如,我到一家公司是來長本事,讓自己將來在職場上變得更值錢的,這是我上班的“第一性原理”。所以,拍老板馬屁,跟同事勾心斗角這事兒,能省就省。
這兩天我們反復提到的老喻,他在一篇文章里說他發現了一條極簡的公式,按照這條公式,任何人都可以不靠智商、背景和運氣,找到一種廣泛可行的解決方案。
這個公式確實很有道理,這個公式是:你的成就=核心算法×大量重復動作²。所謂“核心算法”,就是你的“第一性原理”。
做任何事都是使用這個“核心算法”,在任何選擇關頭,不管別人怎么說,怎么看,都用這個原理做決策。
所謂“大量重復的動作”,就是一旦啟動開始重復地做,笨笨地堅持往下做。每多做一次,就會比其他人積累更大的優勢,而且這個優勢是指數級積累的。
比如谷歌公司做的街景地圖。
再比如說,我有次去雅昌印刷參觀,了解到他們把西藏布達拉宮所有的壁畫,用最高清晰度的攝影機一幅一幅地拍攝了一遍。
整個工程持續四五年,但是一旦做成,全世界想用布達拉宮的壁畫藝術品,只能到雅昌去買版權,不大可能再重新拍攝一遍了。
其實這個公式也不是什么發明,巴菲特就說過一句話:“投資就是滾雪球。”
投資就像是一個人站在山頂滾雪球,只要有足夠長的坡,和足夠濕的雪,一個小雪球順坡而下,就能越滾越大。
對照剛才的公式,“坡”就是核心算法,“濕雪”就是大量可重復的動作,“滾雪球”就是有效的、可重復的、可持續的強化學習。
來源:得到APP
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:
相關熱詞搜索:
伊隆·馬斯克:第一性原理 相關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