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紅松教授:告別野蠻生長,企業需要革命
2017-05-15 10:28 來源:http://www.vipreactor.cn/ 閱讀: 次
一、治理結構革命
企業根本問題,是治理結構的問題,也就是如何解決權力下放的問題,這樣才能把人性力量開發出來。所以企業要變革權力的架構,慢慢實現三權分立——所有權、經營權、監督權三權的分立。
所謂內部企業家,就是我給你500萬,賠了算老板的,而公司做大以后,卻會分你股份。這樣大家都會覺得自己是老板。美的培養的大批的內部企業家,在治理結構上,權力分割,人才輩出。所以說治理結構的問題就解決了人才問題、可持續發展問題。
海爾的利共體(自主經營體),也很有借鑒意義。海爾現在有9萬多臺車子,但是車子從買到配送,都是員工自己負責,因為只要員工買了車子,并且達到了標準,我才會給你派單。車子是你自己買的,你能不好好干嗎?承包到戶,這就叫做利益共同體。還有,車間也是一個利益共同體,即生產線共同體、產品共同體,員工負責生產、設計,賺的錢可以跟企業分成。
這個做法是來自稻盛和夫的阿米巴模式,就是把經營單位化小,承包到戶,責權統一。
二、產權革命
國有企業干不好,主要還是產權問題。要想解決產權問題,也就是要打土豪,分田地,即實現分配制度的革命。
做企業就是做兩件事,第一就是把蛋糕做大,第二把蛋糕分好。怎樣把蛋糕分好?一定要啟動股份制改造。近年來,中國股份制改造備受爭議,制度是好的,只是把經驗用歪了。華為去年銷售2千870億,任正非在華為只占了1.42%的股份,很小的一部分。七萬多職工,都占有股份,大家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,咱們同生共贏。
柳傳志,中國企業家的領袖,他說聯想不是家族,但是我做成家族企業,大家共同的企業。董事長楊元慶占8個股份,楊元慶為了這8個股份,去銀行貸款30多個億,把身家綁進來。去年,他將股份發給一線員工,讓大家意識到企業是大家的。家族企業有什么特點?非常忠誠!有歸屬感,又有主人公感。
有的企業家可能會說企業小,做不了股份改造。其實不然,企業越小越好改,越大越難改。如果說剛剛成立,那就不用改。如果有五年以上的歷史,看準了,如果公司有很多人愿意跟你走下去,就去干。但千萬不要自己埋頭做股份制改革,這樣一定會失敗。企業家可以找兩類人幫忙,一是律師,幫你設計一個方案,能進能退,中國股份制失敗就是因為能進不能退;二是會計事務師,因為股份制改革,財務一定要公開。
三、管理革命
管理革命最核心的觀點就是平臺。企業要保證有兩個平臺,一個是經營,一個是管理。把市場做好,靠的是經營,但我們很多中小企業管理太落后了,沒有人才、沒有隊伍、沒有文化。
所以華為那么大的一家公司,并不只是靠漲工資就能留住員工的。管理的根本是制度,因此要有好的管理機制,即有效的選拔機制。
此外,還需要完善的放權機制。京東老板劉強東,去美國呆了四個月,一個電話都不打,就是讓員工該做什么做什么,他就是這樣放權的。
新常態的環境下,非營利性經濟應轉向成熟經濟,不是簡單地轉變或者轉向,而是從本質上去革命,只有正視“治理結構革命、產權革命、管理革命”這三大革命,中小企業才能在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清晰、明確。
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: 哈佛商學院教授拉姆·查蘭:變革的時代,企
陳春花:管理能力的提升唯有知行合一
讓使命感妥妥落地的七個方法
如何成為未來的領導者?北大教授陳春花在MB
互聯網時代企業如何學習?北大、清華、中
管理別人能讓人佩服,管理品行能讓人折服
曾仕強教授:如何與領導共同晉升
波特教授的管理思想精髓
相關熱詞搜索:
劉紅松教授:告別野蠻生長,企業需要革命 相關課程
- 上一篇:分散股權時代的公司治理 該如何應對?
- 下一篇:宜家:用價值觀匹配、凝聚和發展員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