領導力:儒家的中庸是教導人要油滑嗎?
2017-04-09 12:17 來源:http://www.vipreactor.cn/ 閱讀: 次
領導力中通常強調決策、責任,一個現代語境中的“中庸”之人,是否能成為優秀的領導者?關于“中庸”,我們是否又存在一些理解偏差?
李釗同學(2014級)對馮友蘭先生的經典著作《中國哲學史》的系列拆解,帶來第二篇——儒家的“中庸”是教導人要油滑嗎?
中國人在行文閑談中經常提到“中庸之道”,在現代語境下“中庸之道”被理解為一種不走極端、明哲保身、老好人、和稀泥般的為人處世方式。在很多教導人們為人處世的許多暢銷書中,“中庸”也成為不可不提的一個概念,似乎不提“中庸”就不夠洋氣,就不夠實用。
人們似乎認為為人就應當油滑,因為子思的《中庸》自朱熹后被列為“四書”,是非常正統的圣人之道,現代人自然是“我油滑我驕傲”。
在現代漢語的語境下,“庸”字自然不是什么好詞。平庸、庸俗、庸碌、庸才、庸人,都是在形容人不要太愛出風頭,只要“庸”就好了。三國時魏國文學家李康的《運命論》說:“木秀于林,風必摧之;堆出于岸,流必湍之;行高于人,眾必非之。”似乎也成為了人應當“庸碌無為”的有力論據,只有“庸”才可“滑”,而明哲保身。
然而,“中庸”真的是教導人們為人油滑嗎?
許慎的《說文解字》說:“庸,用也。從用從庚。庚,更事也。”什么意思?實際上就做某事,用英文講就是to do sth,這和現代意義上的“平庸”相去甚遠。因此,“中庸”的意思就是告訴人們應當按照“中”的標準行事。
那么“中”是什么意思呢?《說文解字》說:“中,內也。”清代學者段玉裁的《說文解字注》說“中者,別於外之辭也,別於偏之辭也,亦合宜之辭也。”意思就是要合乎時宜。群經之首的《周易》中的《文言》說:“龍,德而正中者也。庸言之信,庸行之謹”,很好地解釋了“中庸”。意思是說:“龍的德是十分符合時宜的,說話講誠信,做事很謹慎。”講話誠信,做事謹慎,似乎這與現代意義上的“中庸”真實天壤之別,甚至是與我們習慣理解的“和稀泥”的含義完全相反。
其實,為人油滑并非儒家的圣人之道,孔子對毫無原則的人也是十分憎惡的。這種人被稱為“鄉愿”,子曰:“鄉愿,德之賊也。”孟子也說:“非之無舉也,刺之無刺也。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。居之似忠信,行之似廉,眾皆悅之,自以為是,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,故曰‘德之賊’也。”意思就是:(鄉愿這種人)你想批評他,又找不出什么錯來,又沒地方下嘴。他與世俗同流合污,表面上忠信,辦事靠譜,大家都很喜歡他,但是他與堯舜之道格格不入,所以叫“德之賊”。其實,看到孟子原文中的“同流合污”,也就知道孔孟對這種油滑的人的態度了。
所以,孔子教導人的“中庸”實際上是指為人要講誠信、行事要謹慎,平常人們理解得“中庸”,實際上是孔孟最看不上的“德之賊”。
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: 領導力挑戰:管理全球化背景下的公司
領導力挑戰:執行到位
領導力挑戰:培育公司的軟實力
領導力挑戰:設定公司發展的方向
領導力挑戰:善于平衡短期和長期利益,實現
領導力也需要建立人際關系
管理課堂:沒有執行力 就沒有領導力
聽說紅臉黑臉一起唱,領導力就噌噌上
“領導力”和“當領導”根本不是一回事兒
清華大學研修班管理故事:四塊糖的領導力
相關熱詞搜索:
領導力:儒家的中庸是教導人要油滑嗎? 相關課程
卓越經理人實務課程
營銷管理與創新實戰(CMO)高端班
股權投資與資本運營董事長決策班
清友會人力資源總監(CHO)創新實戰高級研修班
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(PPP)模式實戰型培訓班
房地產總裁高級研修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