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內企業品牌建設的七大假設指引我們前進
2016-09-17 19:10 來源:http://www.vipreactor.cn/ 閱讀: 次
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,會有哪些最基本的觀念指引著企業行動呢?我們在這里把指引著當今中國企業經營的最根本假設,即對品牌的最根本假設,大概列出了以下幾條。大家可以對照著發現,正是這些最根本的假設,指引著我們大量的企業往前推進。
假設一:品牌成功的關鍵在于滿足顧客需求
我們不妨看一個例子。海王藥業在康泰克的PPA事件之后,做了全國性的大規模市場研究,發現大家對感冒藥最大的需求在于療效快。既然消費者對于治療感冒最大的需求就是療效快,海王就去滿足這個需求,銀得菲這個品牌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出臺了。品牌的承諾直接而明顯:治療感冒,快!在推廣上的投入量,大家是能夠切身感覺得到的,那么這幾個億的投入會有效嗎?
接下來我們會詳加分析這個品牌很難成功的原因,現在不妨再看一些案例。
大家都知道,在洗發水行業,原來中國賴以自豪的是奧妮,居然能在寶潔的飯碗中搶下第三位,的確了不起?上Ш髞韸W妮不行了,武漢絲寶前赴后繼,推出舒蕾和風影兩個品牌,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。之后絲寶在世界杯期間請了女明星舒淇做代言人,買斷世界杯電視廣告最黃金時段,隆重推出新品牌:順爽。從順爽的命名與訴求主題可以看出,這個品牌是為了滿足人們對頭發“柔順爽滑”的需求而設計的,也就是說,絲寶同樣也是假設營銷就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,所以才會推出順爽。問題是,如果企業活動基于一個錯誤的假設之上,一旦這個假設過時或不成立了,那么在這個基礎上是蓋不起房子的。
假設二:更好的產品、更佳的團隊、更大的投入,必將勝出
聯通新時空就是這樣的思考模式。更好的產品是CDMA,品牌訴求是更清晰、更健康、更綠色。大家知道現在媒體上聯通是看得比較多了,但在市場上跟它的競爭對手中國移動的差距還是相當遠的。聯通似乎相信,產品更好、投入更大,最終就一定能勝出!
持有這一信念的還有個有名的企業,那就是聯想。當楊元慶總裁回答記者“聯想進入手機市場的優勢”時,他談到了三大優勢:第一是聯想的品牌優勢;第二就是聯想的團隊,管理優勢;第三個優勢是資本上的實力。這樣的話,有錢有人又有品牌,似乎沒有任何理由做不好。其實不然,因為決策所基于的假設不能成立,聯想手機的前景很難如愿。
假設三:企業形象與品牌形象是促進銷售的核心力量
現在大家都在談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,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,這源自在發展中市場、新興市場學習到的經驗,良好的形象可以帶來一種品質上的保證感以及品牌的喜歡度。
在這個假設之下,TCL集團推出了一個耗資巨大的形象廣告片《馬語者》。大家或許還有點兒印象,畫面是一匹馬在飛奔,廣告語是“成就天地間”。這個廣告我們曾在一篇文章中詳細分析過,文章的題目叫《為中央電視臺十大廣告打分》。以我們的分析,TCL這個形象廣告,80%的廣告費是浪費掉了,只得了20分。當市場環境、競爭環境、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已發生改變時,我們的企業很難及時地感知這種變化,最后就容易造成 “水煮青蛙”的現象。
“第五季”也是一個試圖用形象法打造品牌的案例。健力寶這一曾經被譽為“中國魔水”的品牌,今天很可惜地陷入了魔掌之中,這個魔掌就是第五季的品牌形象。在浙江國投入主健力寶以后,為了給健力寶注入活力,企業推出了新品牌第五季。這是一個典型的以塑造品牌形象與個性來建立品牌的例子,其投入之大、視覺沖擊力之強令人震撼,可惜的是運用品牌形象理論與方法在中國是打造不出品牌的。第五季甫一推出,我們曾就這個案例寫過一篇分析文章《中國企業的第五季陷阱》,希望能給該企業一些提醒,可惜文章沒有引起健力寶足夠的警覺。
假設四:品牌延伸可以利用現有的品牌資產在新領域獲得競爭力
這幾乎是中國犯得最多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種錯誤。比如說娃哈哈,看起來似乎很成功,我們會給大家分析,娃哈哈的品牌競爭力其實非常脆弱,只是一個泡沫品牌而已。大家可以看到,娃哈哈利用現有的品牌在飲用水、酸奶、鈣奶、童裝、八寶粥、營養液、感冒液、綠茶、冰紅茶、牛奶、純牛奶、果汁如此眾多領域中發展。所幸,它的可樂起用了新品牌(非常可樂)而逃此一劫。
還有就是茅臺啤酒、茅臺紅酒、茅臺威士忌,等等。當然例子太多了,舉不勝舉。比方說格蘭仕微波爐成功了,推出格蘭仕空調;小天鵝洗衣機成功了,推出了小天鵝空調……
假設五:做大規模才能增強企業競爭力
這被許多企業看成是天經地義的道理,壯大規模才能增強企業競爭力。特別是加入WTO之后,中國企業將和巨無霸級的世界企業同臺較量。要想與狼共舞,首先自己必須變成狼,于是我們就紛紛擴張,希望借此增強抗風險的能力。壯大規模真能增強企業競爭力嗎?長虹與海爾的多領域擴張是成功的模式嗎?
假設六:追求日韓成長模式,或用標桿法定點趕超
春蘭是一個典型的模式,它看起來就像一個小三菱或小三星。當然還有TCL集團,也是如此。
在中日建交30周年的兩國企業家對話論壇上,李東生總裁對索尼總裁出井伸之講道,TCL企業就是以索尼做標桿,努力趕超。實際上遠不止TCL采用標桿法,通常大多數企業都在自覺不自覺地這樣做,把所處行業的國際領導者細加解剖,然后量化出各種指標作為自己企業的標桿,以此制定縮短距離的計劃。
這就好比一個女孩子想練成施瓦辛格那樣的體形,怎么練也練不成,因為他們的基因不一樣。當然,后面我們還會為大家逐一地詳細分析其中的問題所在。
假設七:產業的發展方向是走向融合
3C融合已被中國企業界公認為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之一。為了駕馭這一趨勢,各大企業之間開始了規模浩大的大串聯。TCL作為家電生產商,毅然先后進入電腦與移動通信領域,康佳、海信、海爾等莫不如此,聯想則作為電腦制造商進入移動通信領域,等等?磥磉@股潮流目前并沒有要終止的跡象。
然而產業發展的方向真的是走向融合嗎?3C會走向融合嗎?
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: 企業管理者如何培養員工的創新能力?
作為企業中層管理者如何與上級溝通?
企業領導類型:好強上進型領導
企業領導類型:多思善疑型領導
企業領導類型:保守平庸型領導
企業中層領導授權時應遵循的五項原則
企業家該如何提高危機管理意識?
企業內部進行公關時要遵循的三個原則
企業成本控制的原則有哪些?
品牌關系管理:消費者資產的三個要素
相關熱詞搜索:
國內企業品牌建設的七大假設指引我們前進 相關課程
- 上一篇:員工不流動對公司來說是好事么?
- 下一篇:如何管理不喜歡但有能力的下屬?(轉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