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典制度經濟學的時代挑戰
2015-12-30 10:09 來源:http://www.vipreactor.cn/ 閱讀: 次
經典制度經濟學理論的兩大邏輯,在交易結構不斷創新的時代均受到了很大挑戰。
在經典制度經濟學理論的核心邏輯中,有兩個邏輯是值得注意的:
第一,業務交易關系決定治理交易關系。以威廉姆森為例,他認為:交易發生的頻率、交易的不確定性程度和種類以及資產專用性條件,會影響一個交易是所有權交易還是非所有權交易。
第二,所有權最好由某一類利益主體擁有。其代表是亨利·漢斯曼,在代表作《企業所有權論》中,亨利·漢斯曼通過比較不同利益主體的治理交易成本(所有權交易的成本、市場交易的成本,其中“市場交易”對應前文我們定義治理交易關系中的“非所有權治理交易關系”),確定應該由哪一類利益主體作為企業組織的所有者,換言之,是在合作社(其他要素合伙制)與公司(資本合伙制)之間選擇。
第一個邏輯中,我們需要對業務交易關系和治理交易關系做一個區分和分析。業務關系對應具體交易,對應現期收益;治理關系對應組織,對應未來盈利能力,這就給分離處理業務交易關系和治理交易關系奠定了基礎。如何分離,我們不妨來看一個例子:
傳統的蛋糕企業經常有以下痛點:
第一,員工之間協作效率不高;
第二,水電、原料浪費很高;
第三,如果質量出現問題,很難檢查出來,即使檢查出來也很難對其罰款。
第二步,由于要根據完成的件數來計酬,因此每個蛋糕都打上二維碼,可以知道每道工序是誰完成的,如果在后面工序發現前面工序的問題,直接扣除對這個工序的計酬,省去了質檢人員。
第三步,每個小組有獨立的工作臺,匹配獨立的水表和電表,按照歷史數據供應水電流量,剩下來的部分,小組承擔大頭,企業承擔小頭;物料也是如此。浪費大大減少。
第四步,這些小組獨立為個體戶,企業和他們之間進行訂單交易(治理關系),這樣企業省去了五險一金,而這部分,實際上員工是不看重的,因為他們不大可能在大城市里養老。
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,業務交易關系和治理交易關系并不必然要有對應關系。原因在于,威廉姆森的理論有兩個潛在前提:第一,資本是核心生產要素;第二,所有權只考慮核心生產要素,并不考慮非核心生產要素。因此我們會發現,交易發生的頻率、交易的不確定性程度和種類以及資產專用性條件,講的都是資本的屬性(威廉姆森也講人力資源的資產專用性,但其隱含的假定是與設備一樣,資本所有者擁有人力資源的剩余所有權)。而以上的例子,核心生產要素除了資本,還有勞動力。由于勞動力主要面向交易,因此用業務交易關系解決;資本主要面向組織,用治理交易關系解決。
第二個邏輯中,亨利·漢斯曼的假設是只有一類利益主體(主要是為了利益方向的同質性)可以獲得企業所有權,而且一般來說剩余控制權和剩余收益權是一致的。這個邏輯在交易結構不斷創新的時代,也受到了很大挑戰。一方面,事業合伙人的出現是一種創新,使企業的所有權可以由多類利益主體分配;另一方面,剩余控制權和剩余收益權也可以不一致,通過公司章程或設置同股不同權,都有可能實現這一點。以京東上市時為例,劉強東擁有18.8%的股權。IPO之后,劉強東持有京東20.5%的股份,全部為B類股,根據京東AB股投票權1比20的設置,劉強東擁有京東83.7%的投票權,仍然牢牢地掌握著京東的發展方向。
如果有多類利益主體,可以采取多重治理結構,在每一重治理結構中,都保持利益主體的同質性。例如典型的投資基金一般采取兩層合伙人結構,有限合伙人(LP, Limited Partner)負責出資,普通合伙人(GP, General Partner)負責投資管理,這是控制權的分配;收益上,普通合伙人收取基金總額2%的管理費,加上投資收益20%的分成,這是收益權的分配。這里,普通合伙人是同質的一類利益主體,有限合伙人是同質的另一類利益主體。
這些都是這個交易結構創新所賦予這個商業時代的新思想、新邏輯。
閱讀過本文的訪客還閱讀過: 企業內部環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
管理企業時合理制度的激勵作用
企業管理者要遵守制度,以身作則
企業管理:完善制度,提高執行力
企業管理:制度是執行的保證
制度設計丨英特爾前任首席執行官談公司管理
制度設計丨成功的制度都是利益雙方通過博弈
小米是不是機會主義者?
清華大學培訓班:三招打造“公平”的薪酬!
如何設計出讓人信服的績效考核制度?
相關熱詞搜索:
經典制度經濟學的時代挑戰 相關課程
- 上一篇:合伙人商業模式為何開始盛行
- 下一篇:合伙制并非唯一選擇:重設企業邊界